2020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按照市委市政府开云(中国)教育工作的部署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关切,保障各学段学位供给,深化教育改革开放,着力抓安全、抓项目、抓效率、抓质量、抓队伍,不断提高“学有优教”发展水平,以一流教育助力一流城市建设。
一、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按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各地、各校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一校一策”,精准施策,全力做好全市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挡在校(园)门外。
2﹒推进落实线上教育。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线上教育有关要求,制定印发《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学生学习指导辅导工作实施方案》和线上教育注意事项,高度重视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线上学习,加强督促检查效果监测,切实提高线上教育实效。
3﹒周密做好开学准备。印发《惠州市教育局2020年春季学期分类开学实施方案》和各类学校开学准备工作参考,“一校一策”制定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精准掌握师生员工赴市外省外探亲旅游行踪和开学前14天身体健康状况,多方筹措防控物资,落实校园封闭式网格化管理,抓实学校疫情防控,实现平安开学、开学平安。
4﹒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强化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和心理辅导疏导。分散式组织开展春季学期预防传染病(新冠肺炎)工作会议暨专题培训。
二、进一步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5﹒制定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程和市委教育工委工作规程,健全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6﹒推动教育工委全覆盖。督促指导大亚湾区、仲恺高新区结合本地机构改革,及时成立教育工委并开展工作。
7﹒深入实施《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进一步查漏补缺,对标对表,推动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全面合格、全面过硬。
8﹒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继续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依法从严治教”专项督查,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
9﹒加强民办教育行业党组织建设。出台惠州市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分类推进民办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协会党组织建设和委员设置,实现党组织在校外培训机构全覆盖。
10﹒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学校审计监督,出台惠州市学校师德师风监察组工作规程,推动师德师风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协助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完成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11﹒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高校意识形态月、季度联席会议机制,继续组织开展“大中专院校思政工作协作小组”巡回宣讲,打造高校精品思政课系列,强化大中专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学校社团管理,确保教育系统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12﹒深入开展“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评定全市第三批“三全”育人示范校30所,力争全市100%以上学校达到“三全”育人达标校标准。
13﹒研发上线“惠州市家校共育平台”,成立市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工作组,办好建强家长学习平台,助力家长做好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为学生讲好“人生第一课”。
14﹒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团建工作。举办两期惠州市中学生“青马工程”培训班暨团学干部训练营。
15﹒成立惠州市学校思政工作研究与指导中心,进一步促进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
16﹒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17﹒提升教育法治工作水平。修订教育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程序,全面开展依法治校创建,力争实现依法治校达标校全覆盖。
四、进一步提升学校安全工作与教育保障水平
18﹒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工作制度,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编印《学校安全工作分类指引》,开展防溺水、食品、消防、校车、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治理工作,强化应急处置与演练。
19﹒深入推进教育系统扫黑除恶和反恐维稳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严密防范化解校园侵害、校园贷、套路贷、裸贷、黄赌毒、校园欺凌等不稳定因素。加强政治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领域的排查摸底与处置工作,加强信访与敏感舆情应对工作。
20﹒全面开展中小学生新生入学体检排查,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和体质监测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健康管理档案特别是特异体质学生管理档案,有针对性制定健康指导意见。
21﹒加强校车管理和管理体制创新,推进老旧校车淘汰,开展校车安全标准化建设,推动校车公司化营运与互联网信息化监管,做好动态监测管理,严肃处理违规行为。
22﹒扎实推进学校公用厕所“十有”标准建设,深入开展校园健康饮水“六个一”活动,年内实现全市校园公用厕所全面达标、校园温开水(直饮水)全面覆盖。
23﹒推动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创建3-5个“省级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基地”;开展公共结构节能、降耗教育和节水型校园创建活动。
24﹒推动实现“两个只增不减”,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25﹒做好教育基建工作。扎实推进澄观楼、市第一中学新建教学楼、市东江高级中学学生宿舍修缮和市实验中学修缮等项目,完成年度总投资任务。
26﹒督促指导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按要求做好建档立卡学生和家庭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确保应助尽助。
27﹒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全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考招生管理平台、网络安全审计系统、Ipv6网络地址转化系统建设,做好我市12所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的建设和3个融合创新应用项目典型案例推广。
五、全力推进学前教育“5080”攻坚行动
28﹒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25所以上,统筹分解各县(区)工作指标任务,及时推动建设,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29﹒加大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力度,年内新审批幼儿园全部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全市新增公办(含公办性质)学前教育学位5万个左右,确保实现“公办园在园幼儿数50%以上、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数80%以上”的目标。
30﹒启动实施“学前教育科学保教示范工作”,加大学前教育“督教、支教”力度,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六、进一步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
31﹒加大“两类学校”建设推进力度,落实《农村学校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着力提高建设资金支出率,力保如期完成。
32﹒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分解目标任务,强化督促推进,全市全年新建、改扩建40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增加公办学位2.5万个以上。
33﹒督促指导县区加紧修订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办法,确保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50%以上。
34﹒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控制在1%以内,全面消除高中阶段“大班额”现象。
35﹒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义务教育巩固率和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七、努力满足惠州学子入读普通高中的愿望
36﹒加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支持博罗宝山职校改建成博罗县综合高级中学,支持华南师大附属龙门高中、广外附属大亚湾外国语学校新开设高中部;深化改革,挖潜扩能,全市新增普通高中学位5000个以上。
37﹒积极回应广大群众希望子女入读普通高中的强烈愿望,统筹全市普通高中、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分解高中阶段招生计划。
38﹒加强中考招生管理。建设惠州市中考招生管理平台,将全市公办、民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全面纳入统一管理。继续做好中考招生补录工作。
39﹒规范民办普高招生行为。实施民办普通高中中考招生“两个不低于80%”:即录取本市中考生不低于招生计划的80%、招录外地市考生的成绩不低于当地中考总分的80%。
40﹒继续推进公办普通高中全市招生改革,各县区推荐1-2所公办普通高中,拿出一定招生指标面向全市招生。
41﹒大力推进体育运动特色学校创建和普通高中体育运动专项招生,选拔符合培养要求的体育特长生,全面备战2021年全省中学生运动会。
八、进一步健全基础教育全程质量监测体系
42﹒精心做好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科学、德育),统筹开展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反馈工作,强化监测成果运用,促进各县区、各学校提升教学质量。
43﹒继续开展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专项督查,督促各校开展“找差距、抓整改、提质量”行动,抓实以督查促规范、强内涵、提质量,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品质。
44﹒创新教育督导机制,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加大整体督导、专项督导、重点督导力度。完成9个以上镇(街)的省教育强镇复评和160所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
45﹒研究落实新高考改革,发挥市级统筹作用,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扎实做好高考备考工作,努力实现优投率(重本率)、本科上线率各“提升一个百分点”的目标。
九、推动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
46﹒推进落实民办学校规范达标计划和品牌提升计划,出台《开云(中国)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47﹒研究制定《校外培训机构分类管理指南》,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
48﹒修订惠州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协会章程,完成市职教协会、成教协会换届和章程修订。
49﹒编制向各类教育协会转移职能清单目录,探索向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协会、市职教协会、成教协会、校外培训机构协会转移有关职能,发挥辅助管理的作用。
50﹒修订民办教育机构 “红黑榜”管理办法,推动民办教育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51﹒协助办好第三届“科交会”,助推惠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十、促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52﹒继续举办好“惠州西湖科学讲坛”。从契合我市产业行业发展、提升干部队伍素养等需要,继续邀请“两院”院士到惠州开讲。
53﹒推动工程职院龙门校区项目落地,加速推进校园建设,力争今年9月前挂牌招生。
54﹒落实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科、产、教”融合发展规划,指导职业院校加大产教融合力度,支持我市高校相关科研项目研发、运用及投产。
55﹒做好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验收工作,研究出台《市属高校管理办法》,推动市属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56﹒做好省市共建惠州学院有关工作,配合支持惠州学院“全科师范班”招生。
57﹒落实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指导各中职学校特别是民办中职学校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学科布局,补齐短板。
十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58﹒研究制定《惠州市开云(中国)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若干措施》,为我市在新时代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政策支撑。
59﹒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承诺宣誓等活动。
60﹒压实校长、书记履职责任,组织开展市直学校校长述职评价、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价。
61﹒探索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考试考查。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备课、教学反思、命题、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培训、比赛、考核工作。
62﹒推进县区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制定《惠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中小学校教师“局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方案》,确保每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人数占比不低于5%。合理、规范选派公办学校教师到市内民办学校支教。
63﹒加强教研队伍和教研机制改革,实行市级教研队伍分类管理,推动县区配足配齐教研员。
64﹒举办中小学校长国外研修班。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举办一期中小学校长赴教育发达国家的学习研修培训。
65﹒启动实施教育系统“头雁工程”,加大名校(园)长、名教师、名班主任“1+N”团队培养建设。
66﹒加快推进市、县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力保2020年底全部完成审批并挂牌投入使用。全面实施“三区”教师全员轮训工作。
67﹒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两个不低于或高于”政策,确保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确保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城镇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68﹒健全市直学校年终绩效奖金分配制度。制定印发《市直公办中小学年终奖励性绩效考核分配指导意见》,督促指导市直公办中小学校实施年终奖励性绩效考核分配。
69﹒做好2020年教师节表彰及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70﹒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完成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国家课程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培训,培养100名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设计教师。有序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在全市学校落地与培训,确保应用平台师生账号激活率达100%。
71﹒举办2020年市直教育系统教职工运动会。
十二、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
72﹒做好迎接省对市县级政府2019年履行教育职责考核评价工作。
73﹒成立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指导中心,开展预防近视和健康教育进校园工作,建立健全符合我市实际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体系。
74﹒按照国家、省、市要求认真做好普通高考、中考等国家级考试和招生工作。
75﹒完善县区中考考点、阅卷点建设,出台市中考阅卷组织实施方案,推进中考实验操作改革试点。
76﹒继续推进扶贫、援川援藏援疆和对口支援大庆有关工作。用好各项扶贫政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稳定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就业,完成脱贫验收准备工作。发挥职业教育专业特色,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对口帮扶西藏、大庆的工作机制。
77﹒编制惠州市教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
78﹒推进惠州市专门学校建设。
79﹒加强教育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强化政务新媒体建设,及时主动向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报送工作,增强教育信息时效性、针对性。
80﹒主动对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部分中小学校与国外、港澳优质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力争2020年底实现“三个倍增”目标。
十三、进一步优化机关服务效能
81﹒加强提案议案和督查督办工作。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以及我局重点工作进行督查督办,按时办理人大提案和政协议案,确保每项工作按时完成、落地见效。
82﹒修订《市教育局内设科室职能分工》,进一步推进完善“职能归位、人员到位”。
83﹒加强局机关综合档案室建设和管理。制定《惠州市教育局机关档案定期归档和资料定期整理统一保存管理规定》《惠州市教育局机关档案室管理规定》,完善局机关档案管理。健全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督促指导市直各学校进一步做好人事档案资料的收集、审核、分类、归档等工作。
84﹒优化局机关办公服务环境。推进局机关“四化”(净化、美化、绿化、文化)文明科室检查评比。加快推进园丁楼拆除及后续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