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nhtml; content.open(); content.write(prnhtml); content.close(); newWin.window.print(); }
用“心”抗疫,为“心”赋能——家长心理调适指南
时间:2022-03-19 21:13:22 来源:本网

  疫情的反复,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带来了心理层面的波动。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帮助、最大的支持呢?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此前惠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发布的“家长、学生心态调适10条建议”视频~

  结合近期疫情反复及学生实际,惠州市学生心理防护工作专班整理了抗疫“心”指南,希望我们同心抗疫,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心理调适:

  1.管理好自身情绪,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的紧张、焦虑往往会引发孩子更大的担忧和不安,尤其是在特殊时期。所以家长们要增强自身心理健康意识,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孩子的榜样,多一些积极思维,多一些积极暗示,主动关注各种积极的信息,可增加一起烹饪、游戏、阅读等方式的亲子互动,营造健康积极的家庭氛围。

  2.看见孩子的情绪,及时沟通、疏导

  疫情期间,孩子需要持续待在家里,外出活动减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们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持续累积和积压。家长要留意孩子是否发生显著变化,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及时进行正面疏导和缓解,可以通过运动、音乐、绘画、做手工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释放压力和不良情绪,主动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倾诉可以释放担忧、焦虑、烦躁等心理应激反应。

  3.尊重、理解孩子,给予独处空间

  随着与孩子在家里共处的时间增多,亲子矛盾和冲突可能也会增加。过度的控制和监管,不仅让孩子缺乏心理上的安定感和界限感,有时还会引发孩子的逆反。

  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学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少一些管制和唠叨。遇到争吵,可以按下暂停键,等到双方情绪稳定后再理性沟通。

  4.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防沉迷

  由于线下培训活动暂停,孩子线上课程增多,电子产品的使用率提高。为了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沟通商讨制定合理的使用公约,达成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协议。具体包括上网时间(时长、时段)、内容的多元化、完成什么任务后可以玩等双方都认可的规则,并要求认真遵守,保护好孩子视力和身体健康。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控制好自己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为孩子做出示范。

  5.居家隔离,坚持停课不停学

  如果孩子因为封控的原因,需要居家隔离,家长要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关要求。督促孩子进行网络学习,与班里的伙伴互帮互助、共同监督,分享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收获。遇到不会的问题,鼓励孩子通过网络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或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同时,家长要每天要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学习状况,及时给予积极反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6.及时发现,关注孩子的异常行为

  成长期的孩子本就有情绪起伏不定等特点,特殊事件带给他们的情绪波动可能更加强烈。如果发现孩子的行为让自己担心,首先和孩子坐下来,了解一下孩子当前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并询问孩子有什么样的需求,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与班主任、心理老师进行沟通,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早发现、早介入,保卫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市教育局学生心理防护工作专班热线

微信图片_2022031921042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