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nhtml; content.open(); content.write(prnhtml); content.close(); newWin.window.print(); }
搭建教育协作“立交桥”——惠州市与黔西南州结对帮扶协同发展传递教育新力量
时间:2022-04-01 10:19:40 来源:本网

  黔西南州125所学校与惠州市122所学校结对、选送280名中职学生到惠州接受职业教育、惠黔共同举办培训班58期、培训教师1.3万余人次……按照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调整,明确广东省惠州市结对帮扶黔西南州后,惠黔两地教育行政部门通力协作,通过实施两地学校结对帮扶、师资培训、人员交流、教育信息化共建共享等工程,传递教育新力量,促进两地教育新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401100805.jpg

  “组团式”帮扶,一纸文书两地亲

  惠州中学联合龙门县派出3名教师“组团式”帮扶普安县第一中学,惠东县派出4名教师支援望谟县第五中学,大亚湾区第三中学选派3名骨干教师帮扶晴隆第六中学……

  2021年4月惠黔两地教育局共同签订《广东省惠州市教育局 贵州省黔西南州教育局东西部教育协作框架协议》,由惠州市教育系统牵头,派出优质师资团队分别到黔西南州7个县(市)开展“组团式”帮扶,促进教育教学内涵发展。

  从广东省到贵州省,从惠州市到黔西南州,惠州支教教师们积极响应“惠黔两地东西部教育协作”号召来到黔西南,和当地老师团结协作,集中力量,致力于把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带到结对学校,推进两地教育协调发展。

  “支教路上,我一直牢记和践行‘惠心在望’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承担示范课、公开课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专题讲座等,认真做好教学、管理、教研、培训等多方面工作。”马雪芳说。

  马雪芳是惠东县选派到望谟县第五中学“组团式”帮扶的4名教师之一。2021年8月到望谟五中挂职副校长,同时承担有七年级一个班的英语科教学任务。

  “七年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注重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经过半年时间,他们的英语学习有了很大进步。”马雪芳介绍,她还时常鼓励学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实现人生理想的信心。

  据了解,在望谟五中支教的教师们,通过示范课、公开课等进一步提高当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通过家访、了解学生日常生活,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开展捐赠等,关心关爱学生身心健康。

  “支教老师们通过公开课、示范讲学、开展讲座等方式,分享教学经验,让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得到很大的提升和创新。特别是集体备课方式,老师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备课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望谟五中教师吴金惠说。

  据介绍,惠黔两地各级各类学校通过“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组团式”结对帮扶形式,形成帮扶合力,让当地教师得到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信息化水平、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学校管理水平和治学理念得到提升,也推动着各结对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2021年,黔西南州125所学校与惠州市122所学校结对,超额完成27所。

微信图片_20220401100800.jpg

  职教协作,精准帮扶显成效

  新技术、新气象、新征途。为了能够让山区贫困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转变学生的观念,惠黔两地职业院校围绕技能人才需求,注重在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共建等方面深入开展交流合作。目前,黔西南州协作县(市)7所中等职业学校与惠州市职业院校结对全覆盖,积极探索学生联合培养工作,选送黔西南州中职学校280名农村脱贫家庭学生到惠州接受职业教育。

  其中,晴隆县职校与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推进委托培养行动计划,采用“1+2”培养模式,学生学籍注册在晴隆县中等职业学校,新生第一年在晴隆县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第二、三年到惠州市对应专业就读。

  2021年10月,晴隆职校20名美容美体专业学生来到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启为期两年的学习之旅。在这里,他们享受到“一对一”帮扶,感受异地校园的学术与文化氛围。

  这些到惠州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分别得到了惠州各接收学校的大力关心和帮助,为他们独立组建了专班,选派了专门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并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了大力的帮扶,让远赴惠州学习的黔西南学子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兴仁职校19级学前教育班学生何武根,于2021年10月通过东西部协作赴惠州TCL集团实习,于今年3月通过“3+3”贯通培养转段录取到黔南幼专。

  “能得到这样宝贵的实习机会,感到很幸福。学校也专门安排了老师送我们去惠州学习,非常暖心。实习期间我也学到了很多,所以才有机会继续到黔南幼专学习,我会好好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增强自身技能学习。”何武根说。

  新的一年,结对协作工作迈上新征程。黔西南州将按照“州级统领、县级主抓、中心校落实”的工作机制,深入创新推进结对协作工作,切实用好“线上+线下”协作方式,在示范校建设、校长教师培养培训、职业教育技能交流等方面再出成效。加大人才选派交流力度,落实教育协作重点任务,实现惠黔教育协作共同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401100752.png

  “互往来”,质智结合入民心

  黔西南选派3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惠州市基础教育“头阵计划”培养,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三年有针对性专项培养;惠州选派80名教师到黔西南进行教学帮扶,黔西南选派75名教师到惠州跟岗研修……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惠黔两地通过互派校长、教师到对应学校挂职、跟岗研修等方式,开展人员交流,并且两地教育系统高频开展交流互访,凝聚资源,协同提升教育水平。在此举措下,黔西南州结对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很大提升,学校在学生管理和教师考核方面也有了更多经验。

  “此次研修在德育、学校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收获。特别是仲恺一小对教师能力培养的管理模式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他们的模式更加细致、更加实用,这给我们培养新一代年轻教师有了很大启发。还对开设校级课题、设立学科节、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等有了更多的认识。”安龙县龙山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王代华说。

  王代华是安龙县选派到惠州市跟岗研修的一员,从2021年9月开始,在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第一小学交流学习了7个月。王代华表示,这次研修真正感受到了惠州教育的成功与领先发展的理念,会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应用到自己学校教师能力培养及管理中去。

  有往有来,互学互鉴。据了解,选派老师主动与派出学校、当地教育部门以及支教学校沟通联系,积极搭建沟通联系的桥梁,串联两地学校交流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育理念、优秀的改革创新成果、成功的经验和方法。

  戴少阳是惠州市教育局选派支教队队长,在普安县第一中学挂任副校长。他通过“请进走出”方式,积极搭建沟通桥梁,让两地教师实现互通互融。

  “2021年是黔西南新高考改革实施的第一年,而2018年新高考改革在广东已全面铺开,对此,我邀请了惠州市精通新高考改革的教研员、专家为黔西南400多名高中骨干教师进行了有关线上讲座。还组织普安县部分高中行政干部前往广东省惠州中学、龙门中学参观交流,重点学习新高考选科走班有关经验。”戴少阳介绍。

  此外,还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加大两地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培养,探索开展两地共建“名师工作室”“学科共联体”等教师培训,促进两地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惠州市每年选派教育专家、名校长、名师线上或线下对黔西南州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其中,2021年惠黔共同举办培训班58期,培训教师1.3万人次。

  同时,惠州将示范校建设作为教育协作重中之重,推出一系列实质举措,打造协作示范学校品牌。2021年打造东西部教育协作示范学校10所,建成“组团式”帮扶试点学校1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