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惠市教案〔2024〕60号
对惠州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240164号的答复
王洋代表:
您提出的《开云(中国)加强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职业教育提质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情况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高度重视教育 事业发展,坚持教育惠民,把教育作为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近年来,按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工作部署,全市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市直、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都相应出台了生均拨款制度,建立了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2021-2023年,全市职业教育投入262605万元,推动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投入101565万元,2021-2023中等职业教育分别投入为29045万元、34069万元、38451 万元,全市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投入逐年递增。
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市属中职教育的财政事权主要由市财政承担,县区中职教育的财政事权由县区财政承担。根据《开云(中国)印发<开云(中国)建立完善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教财〔2017〕255号),各地制定的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应不低于每生每年3000元(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不含免学费补助),其中发达地区(广州、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江门6市,不含深圳)和省属学校应不低于每生每年5000元。现根据《惠州市教育局 惠州市财政局 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云(中国)惠州市市属公办职业院校生均定额经费管理的实施办法》(惠市教〔2020〕63号), 国家重点中职(技工)学校标准4600元/生/年,我市的中职生均定额基准拨款标准已超实施意见标准。
为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市财政对我市公办中高职院校(含技工院校)除了生均拨款保障外,学生资助资金按省有关规定足额配套,还对学校建设及发展等方面进行有力的支持,如支持学校基础建设、学校更新完善设施和校园信息化建设资金等,并对学校所收学费、住宿费等收入全额返拨。
二、给予职业教育更多政策支持
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博罗县教育局、龙溪街道办事处带领辖区优秀企业赴广东省技师学院,联合举办政、校、企人才引进对接会,并在4月30日举行了专场招聘会,解决了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县内企业用工难得问题;惠东县人民政府去年投入366万元建设惠东职业中学网络信息安全实训室和艺术实训中心,大力支持该校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对学校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的中期评审验收。惠东职业中学积极响应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到68家企业开展考察调研,与47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惠阳区职业技术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全国500强及本地龙头企业,毕业生就业率与对口率持续提升,办学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认同。该校实训基地于2019年投入使用,财政总投入4000多万元;市人社局在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中,从最初的“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的 1.0 版本,到“定单式培养”2.0 版本,从“冠名班级”的 3.0 版本,到今天全面推进实施的“八个共同”的 4.0 版本。市技工院校与 TCL、利元亨、伯恩光学等 200 余家企业开设“冠名班、订单班、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校企合作模式班级共 170 余个。2023 年 4 月以来,惠州市技师学院 TCL 王牌产业学院、惠州市技师学院数智工匠产业学院、惠州市仲恺技工学校 TCL 王牌 SMT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相继揭牌启用,标志着我市技工教育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翻开了新篇章。
三、加大资源投入,支持公办职业学校解决办学条件问题
为解决公办中职学校的用地和校区建设问题,博罗县将加大对公办职业学校的资源投入。目前正在建设完善博罗县中等职业学校新校区中;惠阳区将继续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资等人员经费、免学费等日常公用经费的保障工作,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同时进一步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龙门县在土地供给、用地指标方面出台积极政策,支持解决公办中职学校在用地供给和校区建设上的需求。在县职业技术学校扩容后,新划拨了50亩建设用地给学校兴建了实训楼、综合楼、宿舍楼,进一步满足了学校教学、实习等办学场地需要。同时,引进社会资金兴办惠州市龙罡职业技术学校,投入办学资金8亿元,全面优化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惠城区人民政府积极配合惠城区人社部门推进惠城区技工学校提质工程,鼓励通过申请专项债支持新址建设。
大亚湾区暂无职业学校,为落实“统筹考虑淡澳地区职业学校等教育资源,强化与惠阳、惠东民生领域的资源共享”工作目标,大亚湾区积极到周边县区调研和沟通,争取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大亚湾区积极协同惠阳区就惠阳职业技术学校二期扩建项目进行了多次磋商,并取得一定成效,将持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深入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产教融合,助力推动我市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仲恺高新区继续积极引进优质高职落地仲恺,即以“高职+中职”模式推动仲恺区公办中职建设,推动仲恺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力争2024年确定公办中职学校建设的具体模式和实施路径,并尽快推动项目建设实质启动;市技工院校办学质量和层次不断提高,惠州市技师学院、惠州市仲恺技工学校成功获批“广东省高水平技师学院”创建单位、“广东省示范性技工学校”创建单位,惠州市西湖技工学校、惠州市博赛技工学校成功升级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经过不断发展,我市技工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更加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惠州市教育局
2024年6月13日
(联系人及电话:温威龙,13824242433)